新闻资讯

央妈“放水”5020亿,究竟会流向哪里?

2018-07-26


文/巴九灵(微信公众号:吴晓波频道)

最近发生了两件事,金融圈正在狂欢中。


第一件事:央行开展5020亿元的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,利率3.30%,与上次持平。


也就是说,央妈直接送给市场5020亿元,这可是中国有纪录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日操作,很多人认为央行“放水”了。


第二件事: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,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式强刺激,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、定向调控,应对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

这意味着,央行负责继续宽松,而财政继续保持稳健,之前关于两者的权责争论有了答案。


那么,市场的钱荒问题解决了,股市会大涨吗?企业真的能够松一口气吗?这么多钱,会流向房地产吗?小巴采访了几位大头,来听听他们的分析。


陈钊


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


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


货币发多会导致物价上涨、资产价格虚高


 尤其要警惕钱跑入房地产


在中国经济内在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前提下,不论是宽松还是紧缩的宏观政策,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。我所说的结构性问题,突出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偏向。


有了信贷资源,往往是国有企业优先获得,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,也是国有企业能够接着以僵尸企业的形式继续存在。


而先前的“三去”政策(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),首先应当针对的就是国有企业,因此,宏观上的放水与“三去”政策是冲突的。



货币发多了,最终会导致物价上涨,会导致资产价格虚高。


尤其值得警惕的是,钱是否会流入房地产——如今一二线城市普遍限购,三四线城市或会成为资金的新目标。这可不是什么好事,因为按照市场规律,人口流动的方向不在小城市,这就给未来的资源误配埋下了新的祸根。


黄志龙


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


当前还谈不上“开闸放水”


而是定向的政策微调


4月初,资管新规落地之后,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急剧收缩,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,同时还出现了低等级信用债违约蔓延的现象。


为了防止这些趋势进一步恶化,加上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,央行下半年将大概率维持“宽货币、稳信用”的政策。


我认为,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整还谈不上“开闸放水”,只是定向的政策微调。


无论是全面降准,还是定向降准,这些政策微调都带有特定的目的,例如置换到期MLF、支持小微企业贷款、支持债转股、支持商业银行购买低等级信用债等。

1.jpg


那么,一旦“放水”,资金会流向何处:


① 小微企业融资贷款;


② 地方融资平台、基建投资的存量项目等;


③ 信用资质相对较弱的、面临信用债存续的民营企业。


在此情况下,当前结构性“去杠杆”政策将逐渐向“稳杠杆”转向,杠杆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低。


而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,企业融资、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政策还在持续,寄希望于流动性边际放松助推新一轮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大。


        吴小平


资深金融人士


当前的中国应维持较高杠杆


老龄化更恶化前金融必须推动经济前进


央行开展5020亿元的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对股市肯定有影响,加上6月份的操作,已经通过MLF累计净投放了9055亿资金。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形势、社会融资增长形势,这具有相当明显的政策意义。


股市怎么走,一个看半年报,一个看流动性。从半年报看还可以,但让人觉得前途不太妙,因为贸易摩擦显然对进出口、就业会有影响,而股市看的不是既有的业绩而是看未来。所以这次的MLF操作是对股市未来不确定性的一个对冲。


从政策上看,这次MLF操作之后,我预计很大概率三季度要降一到两次的准备金。当然,降息也是一个选项,但我觉得降息动作太大了,货币政策应该不会有大变化,主要还是会在财政政策上发力。


另外,最近出了一个热词“稳杠杆”,我觉得当前的中国,应该维持较高杠杆。


第一,国家体制不同。我国是集中体制,集中力量办大事,大家向着一个核心。因此,从政府、企业到家庭、个人,当然可以接受更高(与世界平均水平比)的各种负债率,体制不会因为这个而动摇。

2.jpg


第二,中国,尤其是当前中国,是历史性赶超其他大国的时刻。现在上了,就是英雄,现在上不去,就特别可惜。不能等,由于历史因素,我国当前的育龄人口比例历史性锐减,中国人又喜欢精养孩子,国家老龄化速度真的很快,远远高过其他国家。这时候大家不努力一把,不杠杆一把,不充分利用负债把经济产出潜力逼到极限,还要等到什么时候?


我的道理很直接:年轻人,要敢于借债买房子;国家,要敢于负债做经济。微观如此,宏观也如此。人有人运,国有国运。我看好这个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顶端的国家,竭尽经济潜力,一举成为超级大国。


金融,必须推动经济前进,赶在老龄化更加恶化之前。我们必须要在垂暮之年之前,变得富有。


本篇作者| 李梦清| 余佳阳|当值编辑| 何梦飞


主编| 魏丹荑|图片来源| 视觉中国